古代大臣为什么不篡位-古代谋权篡位的大臣

2024-05-29 21:43:38      点击:
古代大臣为什么不篡位?古代谋权篡位的大臣

  中国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不少,项羽拥立过楚义帝熊心,最后杀了他;董卓废少帝刘辩,改立汉献帝刘协,然后逼着刘辩自尽。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,先后废掉两个亲生儿子李显、李旦,最后自己称帝,李显、李旦等于武则天手里的木偶,毫无自主权可言。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,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。

  这些例子都说明当傀儡皇帝是一件很危险的事,就跟脖子上悬了一把刀似的。

 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被当傀儡推上帝位,最后完成漂亮反杀、成功夺回自主权的例子呢?当然有,不要小看傀儡皇帝,高智商的人当,就有绝地反击的可能。

  南北朝时期,北魏一度完成中国北方的统一,但河阴之变后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,各自有权臣把持。把持西魏的权臣叫宇文泰,公元535年,宇文泰拥立北魏宗室元宝炬称皇帝,元宝炬当的哪是皇帝,根本就是提线木偶,连自己的皇后都保护不了,朝政全落在宇文泰手里。

  在古代,权臣当久了早晚会遭报应。曹操一家当权臣,逼得汉献帝禅位,导致汉朝灭亡;结果曹魏内部又出了个司马家,曹操的孙子曹奂被司马炎逼着禅位,导致曹魏灭亡。宇文泰也没逃过“权臣遭报应定律”,他死后,因为儿子们还小,权臣继承权落到了侄儿宇文护手里。

  宇文护可不是省油的灯。他拍着胸脯跟宇文泰保证自己一定完成宇文家族守护江山(谋朝篡位)的大业,保护好宇文泰的13个儿子,让宇文泰死而无憾。结果宇文泰刚刚闭眼,他真就逼着西魏皇帝让位,帮助(挟持)着宇文泰才15岁的嫡长子宇文觉登基,建立北周王朝。

  但还权是不可能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的,除非宇文护死了。宇文觉拿这个比自己大23岁的堂哥毫无办法,他联合一帮大臣,培养武士,密谋杀了宇文护,结果消息泄漏,自己反而被杀;宇文护又挑了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这个软柿子,假惺惺要立他当皇帝(当时还叫天王)。

  宇文毓外表斯文软弱,内里却很不满宇文护专权,宇文护假装还政,他欣然接受,还把“天王”称号改成皇帝,追尊父亲宇文泰为皇帝。560年四月,登基还不到一年的宇文毓吃到有毒的御膳,一命呜呼了,年仅27岁。背后指使的人就是宇文护,他哪放心让一个不服自己的人当皇帝。

  连着杀了两任皇帝,宇文护已经骑虎难下了,这权臣当就能活,不当就得死。按照宇文毓临终前的旨意,宇文护拥立了年仅17岁的宇文邕,宇文邕是宇文泰第4个儿子,他比前面两个哥哥都聪明,最擅长装傻。两位哥哥都因为明着反对宇文护而死,宇文邕吸取了教训,把宇文护当成祖宗供起来。

  不管宇文护想做什么,宇文邕都不直接反对,一个劲点头,宇文护不讲臣子的规矩,宇文邕只当没看见,极力纵容他。有人放出宇文护被杀的谣言,还不等宇文护动手,宇文邕先把那家伙抓起来骂一顿;宇文护被敌国俘虏了35年的母亲被送回北周,宇文邕把她当成亲娘迎接,把宫里最奢华精致的东西赏给她。

  种种行为打消了宇文护的戒心,宇文护觉得这皇帝没啥威胁,虽然还经常在他面前摆权臣威风,却暂时止住了废掉或者杀掉他的念头。而后,宇文邕趁着宇文护攻打北齐失败,丧失威信的时机,找借口让他进宫劝太后戒酒。

  过去,宇文邕和太后总把宇文护当“自家人”,相处不讲皇家规矩,只讲一家人情分,宇文护习惯了,这回也没防备。万万没想到,当他对着太后抑扬顿挫地念宇文邕准备的“论戒酒三大必要性”演讲稿时,宇文邕在他背后打了一闷棍。

  接着,埋伏的太监和宇文邕弟弟冲出来一阵刀砍斧剁,宇文护措手不及,死在殿中。他临死前内心大概是崩溃的,自己选的傀儡,居然把自己干掉了,太傻了,怎么就没早点看出宇文邕的心计呢!

  宇文护一死,宇文邕立刻铲除了他全部势力,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,对内富国强兵,对外攻灭北齐,成了北周历史上最传奇、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,史
古代大臣为什么能谋反成功?古代帝王怎样控制兵权

  在古代,那时的将军只是拥有兵权还是不能冲动的去造反的,想要造反还是要讲究天时地利和人和的。就算你是一方诸侯,有数不胜数的军队,也不是说造反就造反的。天时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。当然,士兵是直接效忠于皇帝的,但是士兵又有几个可以见到皇上的呢?

  士兵们之所以会当兵打仗,是因为家里没有饭吃;又由于征兵赋税不得不去,为了养家糊口而当兵。因为粮食的发放是皇帝说的算,也就是说士兵和家人吃的粮食都来自皇帝,因此士兵都是为了皇帝而干活的。

  直截了当的可以说是谁有吃的就跟谁干,好士兵不问为什么这样做,只要听命令去做就可以了。所以想要造反的大臣要有财政资源,还要说的一嘴好谎。虽然士兵是直接属于国家的,但多数士兵一辈子也不可能见得到皇上;所以这时候只要是有兵权的大臣假传旨意,士兵们就会盲从,这是其一。

  其二,自古以来想要兵变的臣下,一般背后都有大的靠山:像公主啊,太子啊,王后啊,再或者是当今皇上的弟弟之类的。就像唐王李世民的时代,侯君集隐忍那么久就为了一场谋权篡位的兵变!

  侯君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教唆当朝太子,去谋大逆不道之事;虽然是有了靠山,但是还是失败了。只是因为侯君集太过急于求成,还没等太子把实力稳固,就急于发动兵变;时机选的不好,最后太子也是可怜。

  最后一点,就应该是时机的选择了。假如是在一个比较和平没有战乱的盛世,除非你有着不可匹敌的军队数量,否则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的;此时动手,只有一败涂地,正所谓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

  不过,如果正赶上战火连天,乱世中打打杀杀;再或者是边境有敌军骚扰,又或者是内部分裂严重。这时候拥有重要兵权的大臣便可以一举成功,也不会落下个逆天的罪名之类的,又可以占据一方地盘慢慢发展。此举,何乐而

亲!欢迎您阅读长沙热水器维修公司,专注于长沙太阳能维修长沙空气能维修长沙热水工程维修/安装/清洗/维护,真诚欢迎您-_-
QQ客服
企业官方客服QQ
QQ客服
企业官方客服QQ
加盟合作微信

| 数据统计→: